作者:周子坚

「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

圣经清楚吩咐人要悔改,在新约已经有超过五十次之多。施洗约翰叫人悔改:「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1-2);彼得叫人悔改:「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2:38);保罗叫人悔改:「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主耶稣自己亦叫人悔改:「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

可是现代有些神学家,说人得救单单信主就可以,不需要悔改。有些人则说,人是需要悔改,但不是向罪悔改。有神学院院长说告诉人罪不是福音信息的一部分。又有华人神学家主张信徒不应过分强调罪,只需去认定神的爱。过分强调罪会「把人的地位无限度地贬低」及「造成自我形像日渐低落」。现在让我们在圣经看看关于悔改的道理。

有人说,新约圣经强调信,约3:16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约6:47),当中没有提及要悔改。保罗在他书信中也多强调因信称义,可见悔改并不重要。然而,这样说法非常片面。的确,约翰福音是强调信,「悔改」一字没有约翰福音出现,保罗也高举因信称义,但这个「信」已经有「悔改」的意思。我们是单单的因信而称义。然而,我们需要信甚么呢?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信耶稣为我们救主及生命之主。基督耶稣降世,为了拯救罪人。若我们不觉得自己有罪,不承认自己是罪人,那么主耶稣是作谁人的救主呢?「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况且若人不觉得有罪,他不会觉得有需要信耶稣,因为「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可2:17)。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清楚的说:「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1-4)。请问以上谈及福音内容的经文有否提及罪呢?事实上,在整段经文中,我们看到基督的受死、埋葬及复活的原因正正就是这个:为我们的罪。

若传福音不提及罪,人怎样知道他们因何要信主?若传福音不强调罪的势力及其可怕,又怎能有效地带出神的恩典及神的爱?我们说神爱世人。神怎样爱我们?神差祂儿子降世为我们死。为甚么基督要为我们死呢?因为要替我们赎罪。罪真是这样严重及可怕,甚至要神的儿子死?你会怎样回答呢?事实是,更深入地认识罪的本质及罪所带来的后果,才能更深刻地体会神对我们的爱是何等的伟大,祂的恩典是何等的奇妙!「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7-8);「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

我们解释圣经,是以整本圣经以经解经,不能单看某节或某段圣经就作出结论。约3:16固然没有提及悔改,只提及信,但它也没有提及基督复活,难道人不信基督复活还可得救?约翰福音没有提及悔改,其他三卷福音书都有提及,新约书信也有提及,我们岂能大胆结论信耶稣不需悔改?路15章的比喻也没有提及信,只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路15:10)。难道我可以说人得救不需要信主,只需悔改就可以?

另外,有人说「悔改」(repent)原文是回转及改变的意思。所以在新约提到悔改,只是指人有不信耶稣是神转变为相信耶稣是神,这就是悔改了。然而,这又是断章取义地看圣经的结果。我们不能单单以一个字的字义去建立一个教义。举例说,保罗说「因信称义」,但这个「信」字本身没有说明相信的内容,我们必须从保罗所说「因信称义」上文下理的经文,及至整本圣经,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该信甚么才称义。「悔改」在旧约中的使用,绝大部分指是指着从罪恶里转回:「他也开通他们的耳朵得受教训,吩咐他们离开罪孽转回。」(伯36:10);「留心听,听见他们说不正直的话。无人悔改恶行,说:我做的是什么呢?他们各人转奔己路,如马直闯战场。」(耶8:6);「你对他们说,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结33:11)

到了新约,多处经文也指出悔改是与罪有关:

「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1-5)。主告诉门徒若人不悔改,他们的罪比那些死于非命的人更大。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路15:21)。浪子比喻清楚指出小儿子悔改的心思及行动。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3:19)。人必须要悔改归正,罪才得以涂抺。

「先在大马色,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26:20)。这里的悔改,明显是会带出行为上的改变。

「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9-10)。这里指出人信主的时候,心里会有忧愁,一种为罪懊悔的感觉。这种为罪懊悔才得使人得救。

「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提后2:24-26)。这里指出,若神赐那些那抵挡的人悔改的心,他就可以醒悟,脱离魔鬼的网罗。

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必须传悔改的信息。不是因为悔改本身有甚么功效,也不是悔改本身能使人得救。我们是让圣灵透过圣经的话语:「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这样人才会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是一个得罪神的人,需要神的赦免;也明白不能自救的人,需要耶稣作祂的救主。

再者,若人不愿回转悔改,即他心里仍与祂为敌,请问这些人仍可被视为相信基督吗?当然不可了。所以,我们在传福音的时候,在提及主的救赎工作之前,必须提到人的罪。圣灵在人心里作工,叫他为罪自责,叫他知道自己得罪神,需要神的赦免,否则将来要面对神的审判。之后,我们再带出神的怜悯及耶稣基督的救恩,并呼召人回转及悔改,相信并接受福音。人对罪的认识及反应往往是人接受福音及耶稣基督的关键。

慕迪(D. L. Moody)说:

人们对于甚么是真正的悔改这个问题上产生许多困难。若你问他们悔改是甚么,他们会告诉你是「感到后悔」。若你问一位先生他有没有悔改,他会告诉你:「噢,有的;我大体上对我的罪感到后悔。」那不是悔改。悔改比后悔多了一些东西。悔改是离弃罪,转向义。我打算在主日讲解以赛亚书那节经文:「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悔改就是这个意思了。若有人不肯离弃他的罪,他就不会被神接纳;若义不能使人从坏转好,它就不是真正的义。

约翰麦克阿瑟说:

现今的教会认为救恩只是得着永生,并不一定能将罪人从罪恶的捆绑中释放出来。我们说神爱他们及为他们预备了一个奇妙的人生计划,但这只是真理的一半。神也恨恶罪及定意用永刑来惩罚不悔改的罪人。在任何福音陈述中隐藏这些事实,就不是完整的福音。任何不能解释及针对个人罪恶的严重性的信息,就是有缺憾的福音信息。任何不能改变罪人的生活方式及犯罪心态的「救恩」,就不是神话语所说及的救恩。

对于救恩来说,罪绝对不是一个外围的问题;它乃是一个核心问题。事实是,基督教信息中一个独特的元素就是耶稣基督赦免及征服我们的罪。在福音带出的所有事实中,没有一个比神打破那罪恶奴役锁轭之消息更加奇妙。这个真理是基督教信息的中心及命脉。任何撇开这个真理的信息不能算是耶稣基督的福音。

— 转自《信耶稣需要悔改吗?

By Cas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