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普罗 (R C Sproul)
实际上在历史上,异端促使教会更加精确地定义自己的教义,以使真理与谬误相区分。教会早年出现过关于神的位格的许多异端,这些谬误促使教会精炼自己对于三位一体的理解。
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基督教群体都肯定所谓的教会历史大公会议信仰告白,其中两大会议是四世纪的尼西亚会议和五世纪的迦克敦会议。熟悉一下引发这些会议的论战对我们而言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与神的属性与位格息息相关。高于一切的问题在于圣经中独一神论的观念如何与圣经对基督和圣灵神性的肯定相适,主要是基督的神性,但也包括圣灵的神性。
这些三世纪和四世纪出现的异端运动中最早的之一是神格唯一论(monarchianism)。
关于神格唯一论:
教会遭遇的第一个异端是所称为的“形态神格唯一论”,或者仅仅作“形态论(modalism)”。形态论背后的观念是,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都是同一个位格,但他们在不同时代按照特定的“形态”行事。形态论者主张神起先是创造主,然后变成了救赎主,然后在五旬节时变成了圣灵。那作为道成肉身的耶稣来到地上的神格跟那个创造万物的神格是同一个,当祂回到天堂以后,祂就再次为自己取了父神的角色,但是接着又作为圣灵回到地上。如你所见,这个观念是只存在一个神,但是祂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态或不同表现行事。
神格唯一论出现的第二种形式是“动力神格唯一论”,或者称为“嗣子说(adoptionism)”。这种思想流派也是为了保存一神论,但是它的追随者们想要将尊贵和中心地位更多给予基督的位格。那些传播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在创世的时候,神造的第一件事物是逻格斯,在逻格斯被造以后,万物才受造。因此逻格斯比人类甚至天使更高,他是创造主,居于万物之上,除了神以外。但是他不是永恒的,因为他自己也是被神所造,因此他不是与神同等。
按照嗣子说,在时间当中,逻格斯在耶稣的位格里成为肉身,在他的人性中,逻格斯在执行同一使命、为同一目标效力上是与父合而为一。他顺服于父,并且因着他的顺服,父“收养”了他。因此,称逻格斯为神的儿子是合宜的。然而,他是动态地变成神的儿子,有一个变化存在,他并不总是神的儿子,但是他的儿子身份是他所挣得的。
那些捍卫这种观点的人引用诸如“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歌罗西书 1:15)之类的圣经经文。他们同样争辩说,新约描述基督为“首生的”,带有一种暗示,表明他的存在是在时间中有一个起点,而任何在时间中有起点的事物都小于神,因为神没有起点。简短来说,他们相信逻格斯像神,但不是神。
这些观点导致了第一次大公会议——尼西亚会议于主后325 年召开。这次会议产生了尼西亚信经,肯定了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祂是“受生而非被造”。信经宣布基督是“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与父有一个本质”,藉着这些宣言,教会宣明圣经中诸如“首生”和“受生”这样的词,是跟基督的尊贵地位有关,而非跟祂的生物学来源有关。教会宣称基督与父具有同一本质、存在和实质,因此这一观念就表明出来:神尽管有三个位格,却只有一个本质。
诸如 三位一体 之类的神学词汇之所以在教会历史上出现,主要是因为教会对于神学精确性的委身。约翰加尔文在他的《基督教要义》里分析说,因着他所形容为“狡猾的蛇”的人试图藉着异端扭曲圣经教导,诸如 三位一体 这样的词才必须产生。异端最喜欢使用的伎俩就是我们所称为的“刻意模糊”,意思是传递观念的同时有意地留下不明不白之处。为了与这种伎俩作战,神学精确性是必须的。
教会以同样的方式使用 三位一体 一词来止息异端的喧嚷,就是那些教导三神论(有三个神的观念)的人,以及那些坚持某种一位论而否认神的三位格性的人。
我们可以说 三位一体 一词是一个“示播列(口令)”。士师记记载了由耶弗他领导的基列人和以法莲人之间的冲突,为了辨识敌人,基列士兵要求陌生人说出“示播列”,这个词以法莲人不能正确发音,这种无能为力就将他们出卖(士师记 12:5-6)。这个通关密码已经成为查明一个人真实身份的“试金词”的象征。
教会不当迟疑于使用诸如“示播列”这样的特定词语来迫使人们显明他们在不同问题上的立场。巴刻(J. I. Packer)已经鉴定了这种口令中的一个:绝对无误。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对圣经持什么立场,你不应当问他是否相信圣经启示,而应当问:“你相信圣经绝对无误吗?”因为很多人在肯定这个词之前都会被它呛到。
三位一体 是一个精确描述教会信仰和历史告白的完美词语,在使用它以及诸如此类的词语来尽可能精确地设立真理标准上面,我们不必迟疑。
— 节录自史普罗的《什么是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