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普罗(R C Sproul)
基督所做的事,也向我们显明了祂的身份,也就是说,祂的位格与祂的工作是可以区分的,但是绝不能切割开来。大多数人在开始研究耶稣所做的事情时,通常都会从童女怀孕生子这件事开始著手。但是,基督的工作是在永恒中开始的,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神学上所谓的「救赎之约」。
救赎之约是在永恒中,上帝的三个位格之间所定下的约定,我们将上帝的三个位格区分为圣父、圣子和圣灵。在旧约圣经记载的创世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上帝的三个位格,都有参与创造宇宙的行动。但并非只有创世才是三个位格都有参与的作为,救赎也是三个位格都有参与的作为。
救赎这个概念,首先是圣父制定的,祂决定要救赎一群祂知道将会堕落的人,也就是说,救赎的计画是由圣父设计的,圣父派遣圣子去完成这个救赎的计画,而圣灵负责把圣子所做的救赎给带到我们身上。我们必须明白,上帝三个位格之间并没有冲突或相争,救赎之约是三个位格之间永恒的协议,圣父差遣圣子,而圣子也十分乐意被圣父差遣,去执行圣父交给祂的任务。
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因此耶稣在地上的事奉,是从「降下」开始的,与「降下」相对的就是「升上」,这个「降下」就是耶稣离开祂在天上的荣华富贵,祂本来在天上与圣父和圣灵有美好的团契,后来祂成为肉身,来到世上。
基督成为肉身,来到世上,这并不是说上帝突然改变形质,成一个人类,然后祂的神性就随之消失,或者转变成一种肉体的形式,不是这样的。道成肉身不是减法,比较像是加法。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格,披戴起了人性,并把祂的神性加在这个人性上,为的是要完成救赎之工。
从腓立比书2:5开始,我们读到这些内容: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却不企图攫取与上帝同等的地位,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使天上、地上和地底下的一切,因著耶稣的名,都要屈膝,并且口里承认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给父上帝。
我刚才读的这段经文,在圣经圈子中,被称为「虚己之诗」,它之所以被称为「虚己之诗」是因为它的内容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希腊文单词,也就是“kenosis”,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倒空」。这段经文,或者说这首赞美诗,它的重点聚焦在耶稣所经历的这个转变,祂原本在天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后来却成为肉身,来到世上作人。而且这段经文的铺陈模式与我们在耶稣的生平中经常看到的样式一致,也就是降卑,以及升高。
祂原先在天上享有崇高又荣耀的地位,但祂纡尊降贵,来到世上,与我们同在,祂这样是为了要救赎我们。祂成为肉身,成为人类,这对祂而言是一件非常降卑的事。而且祂在世上生活的这段期间中,所受的羞辱可说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越来越可怕,越来越糟糕,祂甚至经历了最羞辱人的对待,被钉上十字架,在十字架的事件之后,基督复活了,并且被高举,回到天上的荣耀中。
耶稣在世上时,在有些时刻当中,虽然祂永恒的身份是暂时隐藏的,虽然祂披戴着肉身,却仍然不时地绽放出些许荣光,仿佛祂的肉身无法完全覆盖住祂身为三位一体中第二位格的荣耀,耶稣降生的事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 节录自《耶穌所做的事 – 01 – 道成肉身 》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