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普罗(R C Sproul) 译者:小草
拉丁语 credo 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 “我相信”。它是《使徒信经》的第一个词。纵观教会历史,教会有必要采用和接受信经或信条的声明,为的是澄清基督教信仰,区别信仰的真实内容与错误和虚假的表述。这些信经或信条是有别于圣经,因为圣经是 norma normans(规范的规则),而信经或信条是 norma normata(被规范的规则)。
从历史上来看,基督教信经或信条包括从简短的宣言到全面声明的各种内容。最早的基督教信条见于新约全书,就是宣称 “耶稣是主”。新约对这一宣言做了一个有些奥秘的陈述,就是,“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一方面,新约告诉我们,人们可以用嘴唇尊敬上帝,但他们的心却远离上帝。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背诵信经或信条,发表信仰宣言,但却并不是真的相信这些宣言。那么,为什么新约圣经会说,“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呢 ?也许是因为在古罗马的背景下,做出这样的信仰声明是有代价的。
罗马公民为了表示对罗马帝国,特别是对皇帝的忠诚,必须公开宣誓,”Kaisar Kurios”,即 “凯撒是主”。在第一世纪的教会中,基督徒们努力顺服民事官员和凯撒的苛政,然而,基督徒们却无法凭良心公开宣称 “凯撒是主 “。早期基督徒以宣称 “耶稣是主 “来代替“凯撒是主”。这样做会激起罗马政府的愤怒,在许多时候,基督徒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除非受到圣灵的感动,否则人们往往不会公开宣称耶稣是主。简单的信条 “耶稣是主 “,或更完整的叙述,如《使徒信经》,概述了基本的核心教导。这些信经和信条概括了新约的内容。
这些信经还利用这些概述的内容抵制第四世纪的异端。在《尼西亚信经》的宣称里,教会明确地宣告了对基督的神性和三位一体教义的信仰。这些宣言被视为基督教信仰的基要真理。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不包含这些真理,任何宣称为基督教的都将被视为是虚假的基督教。
宗教改革时期,信条大量涌现,因为新教阵营在当时的激烈争论中发现,有必要明确表述他们所信的,以及他们所信的与罗马天主教的神学有何不同。作为对新教运动的回应,罗马天主教在十六世纪中叶的天特大公(Council of Trent)上增加了他们的信条。但每个新教团体,如路德宗、瑞士改革宗、和苏格兰改革宗,都认为有必要澄清他们所宣信的真理。之所以有必要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改革宗内部存在分歧,而且也是为了澄清新教的立场,抵挡他们的对立者罗马天主教经常对新教信仰所做的歪曲。
十七世纪的信仰告白《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也译为《韦斯敏斯德信条》,《韦敏斯德公认信条》,《西敏斯特信仰宣言》,《西敏信条》 – 译注)是从宗教改革中发展出来的,是最精确和最全面的信条之一。它是精确性和符合圣经的正统性的典范。然而,由于其篇幅之长、内容之全面,很难找到两个《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的拥护者在每一个精细点上都达成一致。正因为如此,使用《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或其他此类信条的教会,通常会以承认 “其中所包含的教义体系 ”来限定对持守信条的要求。这些后来的新教信条不仅旨在确认他们所认为的基督教要义,还具体澄清了使用这些全面信仰告白的特别的宗教联合的细节。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对任何类型或任何程度的信条都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一方面,现代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相对主义摒弃了任何对绝对真理的宣言。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对真理的理性和命题性的强烈负面反应。信经或信条的陈述是为了表明对圣经整体的一个前后一致、条理清楚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经或信条是我们称之为 “系统神学 ”的简要陈述。系统神学的理念设定上帝所说的一切都是前后一致,不相矛盾的。因此,尽管这些信条并非出于纯粹的理性推测,但它们的写作方式却是清楚的,能让人理解和明白。没有这些信条,教会和世界就会陷入神学的混乱状态中。
— 译自《Avoiding Theological Anarchy》